建设军团城市是提升军团整体实力的核心环节,其关键在于资源规划、成员协作与战略布局。首先需确保个人拥有至少两座普通城市,这是改建为军团城市的基础条件。加入活跃军团后,选择非首都城市进行改建操作,消耗物资后即可完成转换。改建过程中需注意资源储备的优先级,钢铁和石油是升级建筑的主要消耗品,建议提前48小时通过资源点占领或交易所调配确保供应充足。
军团城市的管理需要成员间高度协同。商业区是资源流通的核心枢纽,成员可通过运输功能将过剩资源集中至军团城市,同时共享军备生产成果。建议设立固定时段进行资源调度,避免重复运输造成的效率损耗。军团城市内的高阶军需部能生产先进装备,但需保持至少3名成员持续贡献资源以维持生产线运转。指挥官权限分配需谨慎,通常由军团长或资深成员负责关键建筑升级决策。
防御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军团城市的稳定性。炮塔应围绕资源建筑与军工厂布局,形成交叉火力覆盖。陆军基地与空军基地需保持距离,避免被集中打击。改建完成后,立即开启保护罩并安排轮班驻防,尤其在资源采集高峰期需增派侦察兵巡逻周边区域。地形因素不可忽视,优先选择靠近橡胶资源点且易守难攻的位置建立军团城市。
科技中心应优先研发工业革命与集体动员项目,分别缩短建筑时间与降低资源消耗。每日派遣部队参与小规模冲突测试防御漏洞,通过模拟战调整兵种搭配方案。军团城市等级需与成员个人指挥中心等级同步提升,避免出现产能断层。定期清理闲置建筑并优化布局,将补给品厂等高耗能设施集中管理可显著提升运作效率。
最终目标是实现军团城市自给自足并形成战略威慑力。通过持续优化资源循环、完善防御体系及强化成员协作,能在战场中占据持久优势。这种系统性建设方式虽需较长时间积累,但能为军团后续的领土扩张奠定坚实基础。